释义:[ féng ]
姓。
[ píng ]
1.古同“凭”,凭借,依靠。
1. 冯 2. 冯 冯 〈名〉 古地名 郑于是乎伐 冯、 滑、 胥靡, 负黍、 狐人、 阙外。——《左传·定公六年》 姓 另见 píng冯 〈形〉 (形声。从马,冫声。冫,古冰字的楷书写法。本义:马跑得快) 同本义 冯,马行疾也。——《说文》 又如:冯冯(马行疾速的样子) 大,盛 今君奋焉震电冯怒。——《左传·昭公五年》冯弱犯寡。——《周礼·大司马》帝冯怒。——《列子·汤问》 又如:冯戎(富盛);冯怒(盛怒,震怒);冯隆(高大的样子)〈动〉 徒步过水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小雅·小旻》 又如:冯河(徒步渡过河水) 扶持,服膺 有冯有翼。——《诗·大雅·卷阿》 又如:冯翼(辅佐;另有虚无的样子之意) 通“凭”。依仗,倚托 不冯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庄子 ...查看更详细介绍
1. 冯 2. 冯 冯 〈名〉 古地名 郑于是乎伐 冯、 滑、 胥靡, 负黍、 狐人、 阙外。——《左传·定公六年》 姓 另见 píng冯 〈形〉 (形声。从马,冫声。冫,古冰字的楷书写法。本义:马跑得快) 同本义 冯,马行疾也。——《说文》 又如:冯冯(马行疾速的样子) 大,盛 今君奋焉震电冯怒。——《左传·昭公五年》冯弱犯寡。——《周礼·大司马》帝冯怒。——《列子·汤问》 又如:冯戎(富盛);冯怒(盛怒,震怒);冯隆(高大的样子)〈动〉 徒步过水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小雅·小旻》 又如:冯河(徒步渡过河水) 扶持,服膺 有冯有翼。——《诗·大雅·卷阿》 又如:冯翼(辅佐;另有虚无的样子之意) 通“凭”。依仗,倚托 不冯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庄子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变更,更换:~变。更(gēng)~。~革。~造。~善。~弦更张。朝令夕~。~编。~写。纂~。
2.姓。
1. 改 2. 改 改 〈名〉姓改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 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同本义 改,更也。——《说文》敝予又改为兮。——《诗·郑风·缁文》盖改葬也。——《公羊传·庄公三年》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改取一个挟之。——《仪礼·乡射礼》。注:“更也。”改居则请退可也。——《仪礼·士相见礼》执政未改。——《国语·鲁语下》前图未改。——《楚辞·九章·怀沙》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改容加饰(改变神气而 ...查看更详细介绍
1. 改 2. 改 改 〈名〉姓改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 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同本义 改,更也。——《说文》敝予又改为兮。——《诗·郑风·缁文》盖改葬也。——《公羊传·庄公三年》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改取一个挟之。——《仪礼·乡射礼》。注:“更也。”改居则请退可也。——《仪礼·士相见礼》执政未改。——《国语·鲁语下》前图未改。——《楚辞·九章·怀沙》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改容加饰(改变神气而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云层因受日光斜射而呈现的光彩:朝(zhāo )~。晚~。彩~。云~。~帔。~光。
〈名〉 (形声。从雨,叚( xiá)声。本义:早晚的彩云) 同本义 霞,赤云气也。——《说文新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云霞明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失向来之烟霞。云霞掩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霞举飞升(道教指修行得道者可由云霞托拥,飞升天界;亦指腾云驾雾);云霞(云彩);霞彩(云霞的彩光)〈形〉 指像霞一样美丽的光彩 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峰起。——南朝宋· 鲍照《登庐山望石门》 又如:霞石(赤色的岩石);霞帔(道家的一种贵重服装,类似披肩,文有霞彩) 通“遐”。遥远 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楚辞·屈原·远游》霞区两借寇,贪泉一举巵。——南朝梁· 何逊《哭吴兴柳恽》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形声。从雨,叚( xiá)声。本义:早晚的彩云) 同本义 霞,赤云气也。——《说文新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云霞明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失向来之烟霞。云霞掩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霞举飞升(道教指修行得道者可由云霞托拥,飞升天界;亦指腾云驾雾);云霞(云彩);霞彩(云霞的彩光)〈形〉 指像霞一样美丽的光彩 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峰起。——南朝宋· 鲍照《登庐山望石门》 又如:霞石(赤色的岩石);霞帔(道家的一种贵重服装,类似披肩,文有霞彩) 通“遐”。遥远 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楚辞·屈原·远游》霞区两借寇,贪泉一举巵。——南朝梁· 何逊《哭吴兴柳恽》 ...查看更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