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语。~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1. 吴 2. 吴 吴 〈名〉吴国 。公元222—280年孙权所建的国家。如:吴越(古代的两个敌对国家。借指仇人);吴歈(吴地的歌声);吴牛见月(吴地的牛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喘息起来);吴越气脉(比喻较高的水平和标准);吴头楚尾(指吴楚之间的地区)吴 〈动〉(会意。从口,从矢。矢( zè),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形〉〈方〉∶大 。如:吴魁(大而平的盾);吴榜(大棹,划船工具。亦指船) ...查看更详细介绍
1. 吴 2. 吴 吴 〈名〉吴国 。公元222—280年孙权所建的国家。如:吴越(古代的两个敌对国家。借指仇人);吴歈(吴地的歌声);吴牛见月(吴地的牛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喘息起来);吴越气脉(比喻较高的水平和标准);吴头楚尾(指吴楚之间的地区)吴 〈动〉(会意。从口,从矢。矢( zè),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形〉〈方〉∶大 。如:吴魁(大而平的盾);吴榜(大棹,划船工具。亦指船)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白~〕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大;茎叶有细毛,夏天开白色小花,果实椭圆形。根可入药。简称“芷”;亦称“辟芷”。
〈名〉 (形声。从艸,止声。本义:白芷,香草名,也叫“辟芷”。中医学上以根入药) 同本义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芷若(香草名。即白芷与杜若)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形声。从艸,止声。本义:白芷,香草名,也叫“辟芷”。中医学上以根入药) 同本义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芷若(香草名。即白芷与杜若)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太阳将要出来的时候。
〈名〉 (形声。从日,斤声。本义:黎明) 同本义 昕,旦明日将出也。——《说文》明日迟昕,帝出延秋门。——《新唐书》 又如:昕旦(黎明);昕夕(朝暮)〈形〉 明亮 昕,明也。——《小尔雅》大昕鼓徵。——《礼记·文王世子》及大昕之朝。——《礼记·祭义》檀车孔夏,四騵孔昕。——《初学记》引《太仆箴》 又如:昕昕(明亮的样子)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形声。从日,斤声。本义:黎明) 同本义 昕,旦明日将出也。——《说文》明日迟昕,帝出延秋门。——《新唐书》 又如:昕旦(黎明);昕夕(朝暮)〈形〉 明亮 昕,明也。——《小尔雅》大昕鼓徵。——《礼记·文王世子》及大昕之朝。——《礼记·祭义》檀车孔夏,四騵孔昕。——《初学记》引《太仆箴》 又如:昕昕(明亮的样子) ...查看更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