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1.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2.阻塞(sè),堵塞(sè):~绝。~塞(sè)。~门谢客,防微~渐。
3.〔~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
4.姓:~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名〉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同本义 杜,甘棠也。——《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杜树大者插五枝。——《齐民要术》 姓〈动〉 堵塞 杜,塞也。——《小尔雅·广诂》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 又如: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杜隔(阻塞隔离);杜闭(堵塞,关闭);杜禁(堵塞) 关门,封闭 。杜乃护王。——《书·费誓》。注:“闭也。”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强公室,杜私门。——《史记·李斯列传》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汉书·王陵传》。 颜师古注:杜,塞也,闭塞其门也。塞隘杜津。——《汉书·叙传》 又如:杜口(闭口不说);杜门却扫(关闭大门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同本义 杜,甘棠也。——《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杜树大者插五枝。——《齐民要术》 姓〈动〉 堵塞 杜,塞也。——《小尔雅·广诂》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 又如: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杜隔(阻塞隔离);杜闭(堵塞,关闭);杜禁(堵塞) 关门,封闭 。杜乃护王。——《书·费誓》。注:“闭也。”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强公室,杜私门。——《史记·李斯列传》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汉书·王陵传》。 颜师古注:杜,塞也,闭塞其门也。塞隘杜津。——《汉书·叙传》 又如:杜口(闭口不说);杜门却扫(关闭大门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横的距离大,范围广,与“窄”相对:~广。~阔。~绰。~敞。~度。~旷。~窄。
2.使松缓:~心。~衣。~解。~慰。
3.不严厉,不苛求:~待。~宏。~厚。~松。~容。~恕。~仁。~赦。
4.富裕:~裕。
5.姓。
〈形〉 (形声。从宀( mián),表示与房屋有关,苋( kuān)声。本义:房屋宽敞) 同本义 宽,屋宽大也。——《说文》府寺宽敞。——《后汉书·刘般传》 又如:宽厂(宽敞);宽空(宽畅,不阻塞);宽转(宽敞有余地) 广阔;面积大。与“狭”相对 云水洞庭宽。——张祜《送韦整尉长沙》 横的距离大阶庭宽窄才容足。——白居易《题新居寄元八》 又如:宽乡(指地广人稀之地);宽平(指宽阔平坦之处);宽衍(宽阔平坦) 度量宽宏;宽厚 宽兮绰兮。——《诗·卫风·淇奥》。传:“宽能容众。”言宽以居之。——《易·文》宽而栗。——《书·皋谟》。郑注:“谓度量宽宏。”文帝宽,不忍罚。——《汉书·吴王刘濞传》宽哉,不被于利。——《韩非子·说林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查看更详细介绍
〈形〉 (形声。从宀( mián),表示与房屋有关,苋( kuān)声。本义:房屋宽敞) 同本义 宽,屋宽大也。——《说文》府寺宽敞。——《后汉书·刘般传》 又如:宽厂(宽敞);宽空(宽畅,不阻塞);宽转(宽敞有余地) 广阔;面积大。与“狭”相对 云水洞庭宽。——张祜《送韦整尉长沙》 横的距离大阶庭宽窄才容足。——白居易《题新居寄元八》 又如:宽乡(指地广人稀之地);宽平(指宽阔平坦之处);宽衍(宽阔平坦) 度量宽宏;宽厚 宽兮绰兮。——《诗·卫风·淇奥》。传:“宽能容众。”言宽以居之。——《易·文》宽而栗。——《书·皋谟》。郑注:“谓度量宽宏。”文帝宽,不忍罚。——《汉书·吴王刘濞传》宽哉,不被于利。——《韩非子·说林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查看更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