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1.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2.计时的器具:~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3.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头(小时,如“开了一个~~的会”)。
〈名〉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同本义 钟,乐钟也。——《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钟,铃也。——《广雅·释器》垂之和钟。——《礼记·明堂位》钟音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大钟鼎。——《淮南子·本经》细钧有乐,钟兑音也。——《国语·周语》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钟磬置水中。 又独以此钟名。 又如钟鼓不绝。 又如:钟磬(两种古代乐器);钟鼎之家(宴享时列鼎、击钟奏乐的古代贵族家庭);钟石(指乐器中的钟和磬);钟板(钟和云板);钟乳(古钟面隆起的饰物。在钟带间,形似乳,故叫钟乳);钟室(悬钟之室);钟师(古官名。掌击钟奏乐);钟鼓(钟和鼓,两种乐器名。指演奏音乐);钟吕(乐钟);钟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同本义 钟,乐钟也。——《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钟,铃也。——《广雅·释器》垂之和钟。——《礼记·明堂位》钟音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大钟鼎。——《淮南子·本经》细钧有乐,钟兑音也。——《国语·周语》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钟磬置水中。 又独以此钟名。 又如钟鼓不绝。 又如:钟磬(两种古代乐器);钟鼎之家(宴享时列鼎、击钟奏乐的古代贵族家庭);钟石(指乐器中的钟和磬);钟板(钟和云板);钟乳(古钟面隆起的饰物。在钟带间,形似乳,故叫钟乳);钟室(悬钟之室);钟师(古官名。掌击钟奏乐);钟鼓(钟和鼓,两种乐器名。指演奏音乐);钟吕(乐钟);钟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地位或辈分高:~长(zhǎng)。~卑。~贵。~严。
2.敬重:~敬。自~。~重。
3.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府。令~。~姓。~驾。
4.量词:一~佛像。
5.古同“撙”。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 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同本义 尊,酒器也。——《说文》。字亦作罇。辩六尊之名物。——《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尊用牺象山罍。——《礼记·明堂位》侧尊。——《仪礼·士冠礼》形似酒尊。——《后汉书·张衡传》皆隐在尊中。尊则振龙。一尊还酹江月。——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又如:携尊(端起酒器);尊觯(尊谭。泛指酒器);尊爵(泛指礼器或酒器);尊彝(尊、彝均为古代酒器);尊中弩(酒尊中的弩影) 行使行政的和常常是司法的职责的地方官员 。如:邑尊;县尊〈动〉 敬重;推崇 尊贤而重士。——汉· 贾谊《过秦论》尊五美,屏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 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同本义 尊,酒器也。——《说文》。字亦作罇。辩六尊之名物。——《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尊用牺象山罍。——《礼记·明堂位》侧尊。——《仪礼·士冠礼》形似酒尊。——《后汉书·张衡传》皆隐在尊中。尊则振龙。一尊还酹江月。——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又如:携尊(端起酒器);尊觯(尊谭。泛指酒器);尊爵(泛指礼器或酒器);尊彝(尊、彝均为古代酒器);尊中弩(酒尊中的弩影) 行使行政的和常常是司法的职责的地方官员 。如:邑尊;县尊〈动〉 敬重;推崇 尊贤而重士。——汉· 贾谊《过秦论》尊五美,屏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形状,样:~度。状~。姿~。形~。神~。动~。静~。事~。情~。常~。变~。体~。生~。
2.一种语法范畴,多表明句子的主语和动词之间关系。
〈名〉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同本义 態,意态也。——《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柔远能迩。——《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人之态不如备。——《荀子·成相》。按:“诈态也。”尽变态乎其中。——张衡《西京赋》滂心淖态。——《楚辞·大招》狗偷致态。——傅毅《舞赋》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李渔《芙蕖》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淮南子》尽态极妍。——唐· 杜牧《阿房宫赋》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同本义 態,意态也。——《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柔远能迩。——《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人之态不如备。——《荀子·成相》。按:“诈态也。”尽变态乎其中。——张衡《西京赋》滂心淖态。——《楚辞·大招》狗偷致态。——傅毅《舞赋》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李渔《芙蕖》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淮南子》尽态极妍。——唐· 杜牧《阿房宫赋》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查看更详细介绍
带态名字:尊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