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仁爱慈善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仁爱慈善。
《吕氏春秋·简选》:“於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 宋 范仲淹 《君以民为体赋》:“莫不被以仁慈,躋於富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公故仁慈,天曙,以梦告司庖,飭举蟹投水。” 瞿秋白 《乱弹·菲洲鬼话》:“上帝还是很仁慈的,象 中国 孔夫子 那样仁慈。”
释义:1.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
3.姓。
释义:1.仁爱,和善:~爱。~善。~悲。~祥。仁~。~和。~眉善目。
2.特指“慈母”,多用于对人称自己的母亲:家~。~闱。~颜。~命。
3.对父母的孝敬奉养:孝子~孙。
释义:姓。
释义:1.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
3.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4.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
释义:1.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清楚:~白。~显。~晰。~了。~确。~朗。
3.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
4.公开,不隐蔽:~说。~讲。~处。
5.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