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宽人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宽仁慈爱;亲爱。
《淮南子·修务训》:“ 尧 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史记·袁盎列传》:“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我 西王母 使者,使 蓬莱 ,不慎为鴟梟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 明 唐顺之 《廷试策》:“盖虽天心仁爱,欲以助陛下宵旰之忧,而隆 嘉靖 之治,意者民之危苦无聊,所以感伤和气者,亦容有之乎!” 瞿秋白 《乱弹·红萝卜》:“对于这种寄生虫的攻击,暴露,讥刺……只嫌太温和了,太仁爱了。”
释义:1.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
3.姓。
释义:1.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喜~。~慕。~情。~戴。~抚。~怜。~恋。~莫能助(虽同情并愿意帮助,但力量做不到)。友~。挚~。仁~。厚~。热~。
2.喜好(hào):~好(hào)。~唱歌。
3.容易:铁~生锈。
4.重视而加以保护:~护。~惜。
5.吝惜:“百姓皆以王为~也”。
释义:1.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姓。
3.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释义:[ yàn ]
1.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侣。~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
2.轻慢:“~朋逆其师”。
3.古同“宴”,安闲,安乐。
4.古同“宴”,宴饮。
[ yān ]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赵。~山。~京。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