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1.捕鸟的网:~网。
2.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
3.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散布:~列。
5.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
6.用罗筛东西:~面。
7.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
8.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同“脶”。
10.姓。
当代罗姓的人口已达1340多万,为全国前十八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罗姓人口由70万激增到1300余万,增长达19倍之多,罗姓后人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罗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贵州、湖北、广西、重庆,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8%的罗姓人口。四川居住了罗姓总人口的17%,为罗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云贵川渝、粤桂湘鄂闽赣两块高比率的罗姓区域。在近600年间,罗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南的迁移,向西、向南的移民成为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北河西走廊的流动。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 ...查看更详细介绍
当代罗姓的人口已达1340多万,为全国前十八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罗姓人口由70万激增到1300余万,增长达19倍之多,罗姓后人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罗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贵州、湖北、广西、重庆,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8%的罗姓人口。四川居住了罗姓总人口的17%,为罗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云贵川渝、粤桂湘鄂闽赣两块高比率的罗姓区域。在近600年间,罗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南的迁移,向西、向南的移民成为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北河西走廊的流动。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少:~少(shǎo)。~罕。~奇。~有。~世。
2.盼望:~望。~冀。~图(心里盘算达到某种目的)。~求(a.希望得到;b.希望和要求)。
〈形〉 (会意。从巾,从爻( yáo),象做针线。“巾”,丝织品,“爻”,象针线交错。本义:刺绣) 假借为“稀”。稀少;罕见 希,罕也。——《尔雅》怨是用希。又,十世希不失矣。——《论语·先进》。孔注:“少也”祸希不及身。——《吕氏春秋·原乱》。注:“鲜也。”鼓瑟希。——《论语·先进》知我者希。——《老子》朱华未希。——《文选·曹植·朔风诗》明星晨未希。——鲍照《咏史诗》有志乎古者希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希姓(罕见的姓);希言(少言);希疏(稀少);希诧(希罕惊奇);希希罕儿(希罕少见的东西);希有之事;物以希为贵;希世之宝 稀疏,成员稀少疏落。同“稀” 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孟子》。注:“希,远也。”地 ...查看更详细介绍
〈形〉 (会意。从巾,从爻( yáo),象做针线。“巾”,丝织品,“爻”,象针线交错。本义:刺绣) 假借为“稀”。稀少;罕见 希,罕也。——《尔雅》怨是用希。又,十世希不失矣。——《论语·先进》。孔注:“少也”祸希不及身。——《吕氏春秋·原乱》。注:“鲜也。”鼓瑟希。——《论语·先进》知我者希。——《老子》朱华未希。——《文选·曹植·朔风诗》明星晨未希。——鲍照《咏史诗》有志乎古者希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希姓(罕见的姓);希言(少言);希疏(稀少);希诧(希罕惊奇);希希罕儿(希罕少见的东西);希有之事;物以希为贵;希世之宝 稀疏,成员稀少疏落。同“稀” 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孟子》。注:“希,远也。”地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关〕a.关名,在中国陕西省东部;b.地名,在中国陕西省东部。
2.〔~~〕高的样子。
...查看更详细介绍
...查看更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