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1.治理:以~天下。
2.官名:令~。府~。京兆~。
3.姓。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一竖表示笔,右边是“又”(手),象手拿笔,以表示治事。本义:治理) 同本义 尹,治也。——《说文》以尹天下。——《左传·定公四年》 又如:尹京(治理京畿);尹祭(古代用于祭祀的切割方正的干肉)〈名〉 旧时官名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论语·公冶长》不以非郑尹。——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有卿尹。——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府尹;京兆尹;尹氏(官名。掌管册命臣工之事);尹寺(宦官);尹长(官长) 姓。如:尹午(复姓) ...查看更详细介绍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一竖表示笔,右边是“又”(手),象手拿笔,以表示治事。本义:治理) 同本义 尹,治也。——《说文》以尹天下。——《左传·定公四年》 又如:尹京(治理京畿);尹祭(古代用于祭祀的切割方正的干肉)〈名〉 旧时官名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论语·公冶长》不以非郑尹。——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有卿尹。——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府尹;京兆尹;尹氏(官名。掌管册命臣工之事);尹寺(宦官);尹长(官长) 姓。如:尹午(复姓)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2.大,丰盛:~羊(大羊)。~船。~饭。
〈名〉 (形声。从角,黄声。俗从光声。本义:中国古代用兽角制的酒器,后也有用木或铜制的) 同本义 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说文》我姑酌彼兕觥。——《诗·周南·卷耳》。传:“角爵也。” 又如:觥爵(盛酒的器皿);觥筹(酒器和酒令筹);觥盏(酒杯);觥盂(酒器)〈形〉 大,丰盛 觥饭不及壶食。——《国语·越语》觥羊之义。——扬雄《太玄·毅》 又如:觥羊(大羊);觥饭(丰盛的饭菜);觥责(大加指责) 刚直、壮健的样子 关中觥觥 郭子横。——《后汉书·郭宪传》。注:“刚直之貌。” 象声词。如:彭觥(象声词。木板、玉石等的撞击声)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形声。从角,黄声。俗从光声。本义:中国古代用兽角制的酒器,后也有用木或铜制的) 同本义 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说文》我姑酌彼兕觥。——《诗·周南·卷耳》。传:“角爵也。” 又如:觥爵(盛酒的器皿);觥筹(酒器和酒令筹);觥盏(酒杯);觥盂(酒器)〈形〉 大,丰盛 觥饭不及壶食。——《国语·越语》觥羊之义。——扬雄《太玄·毅》 又如:觥羊(大羊);觥饭(丰盛的饭菜);觥责(大加指责) 刚直、壮健的样子 关中觥觥 郭子横。——《后汉书·郭宪传》。注:“刚直之貌。” 象声词。如:彭觥(象声词。木板、玉石等的撞击声) ...查看更详细介绍
带觥名字:觥邑
释义:1.城市,都城:城~。都~。
2.旧指县:~人(同乡的人)。~庠(明清时称县学)。~宰。
3.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
4.古同“悒”,愁闷不安。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囗( wéi),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本义:国) 古代称侯国为邑 邑,国也。——《说文》。段玉裁注:“《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敞邑。古国邑通称。” 朱骏声通训定声:“《书》‘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谓国。”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左传·僖公四年》 又如:敝邑(对本国的谦称) 国都,京城 邑外谓之郊。——《尔雅》。郭璞注:邑,国都也商邑翼翼。——《诗·商颂·殷武》 (翼翼:整齐的样子)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殷盘。——汉· 张衡《东京赋》 又如:商邑(商都)。又指旧都天子治居之城曰都,旧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囗( wéi),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本义:国) 古代称侯国为邑 邑,国也。——《说文》。段玉裁注:“《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敞邑。古国邑通称。” 朱骏声通训定声:“《书》‘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谓国。”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左传·僖公四年》 又如:敝邑(对本国的谦称) 国都,京城 邑外谓之郊。——《尔雅》。郭璞注:邑,国都也商邑翼翼。——《诗·商颂·殷武》 (翼翼:整齐的样子)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殷盘。——汉· 张衡《东京赋》 又如:商邑(商都)。又指旧都天子治居之城曰都,旧 ...查看更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