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shí ]
1.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指石刻:金~。
3.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1. 石 2. 石 石 〈量〉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另见 shí石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山体曰石。——《释名》介于石。—— ...查看更详细介绍
1. 石 2. 石 石 〈量〉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另见 shí石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山体曰石。——《释名》介于石。——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具备;完备:具~。完~。求全责~(要求全面、完美)。
2.预备;准备:预~。防~。准~。筹~。~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注。~忘录。
3.设备:设~。装~。军~。
〈形〉 (形声。从人,備( 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事戒不虞曰知备。——《大戴礼记·小辨》备者,国之重也。——《墨子·七患》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国语·周语》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汉书·史丹传》 又如:傥荡不备(行为无拘无束,不谨慎) 完备;齐备 备,具也。——《广雅·释诂三》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易·系辞》前人之述备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圣心备焉。——《荀子·劝学》请备述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德才兼备;完备(齐备) 通“惫”。疲乏;困顿 修容而以言,耻食以上交,以避农战,外交以备,国之危也。——《商君书·靳令》孔子穷于陈蔡 ...查看更详细介绍
〈形〉 (形声。从人,備( 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事戒不虞曰知备。——《大戴礼记·小辨》备者,国之重也。——《墨子·七患》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国语·周语》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汉书·史丹传》 又如:傥荡不备(行为无拘无束,不谨慎) 完备;齐备 备,具也。——《广雅·释诂三》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易·系辞》前人之述备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圣心备焉。——《荀子·劝学》请备述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德才兼备;完备(齐备) 通“惫”。疲乏;困顿 修容而以言,耻食以上交,以避农战,外交以备,国之危也。——《商君书·靳令》孔子穷于陈蔡 ...查看更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