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1.古书上说的一种菰类植物。
2.姓。
3.古同“奖”,勉励。
〈名〉 (形声。从艸,将声。( jiāng)本义:植物名。即“茭白”) 古国名 。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在今河南固始县。一说在今河南光山,春秋时灭于楚 姓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形声。从艸,将声。( jiāng)本义:植物名。即“茭白”) 古国名 。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在今河南固始县。一说在今河南光山,春秋时灭于楚 姓 ...查看更详细介绍
带蒋名字:
释义:1.红色:~管(a.赤管笔,古代女史以此记事,后因用于女子文墨之事;b.一说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云。~庭(中国汉代皇宫以朱红色漆中庭,后泛指皇宫)。
2.姓。
〈动〉 (会意。从丹,从彡( shān)。丹,丹砂。彡,毛饰。本义:彩色装饰) 同本义 彤,丹饰也。——《说文》彤弓一。——《书·文侯之命》诸侯彤弓。——《荀子·大略》。按:“丹漆也。” 又如:彤几(朱漆几);彤镂(涂丹漆和雕刻花纹);彤辇(朱漆宫车);彤壶(朱漆漏壶);彤庭(彤宫,彤殿,彤廷。汉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彤车(朱漆车);彤弓(朱漆弓);彤矢(朱漆箭);彤闱(朱漆宫门)〈形〉 赤色 麻冕彤裳。——《书·顾命》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又如:彤丹(朱漆);彤芝盖(朱伞);彤彤(通红貌);彤珠(烧红的铁丸)〈名〉 彤管(笔)的简称 书笏珥彤,纪言事于仙室。——《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周代国名 。在今陕西省华县境 ...查看更详细介绍
〈动〉 (会意。从丹,从彡( shān)。丹,丹砂。彡,毛饰。本义:彩色装饰) 同本义 彤,丹饰也。——《说文》彤弓一。——《书·文侯之命》诸侯彤弓。——《荀子·大略》。按:“丹漆也。” 又如:彤几(朱漆几);彤镂(涂丹漆和雕刻花纹);彤辇(朱漆宫车);彤壶(朱漆漏壶);彤庭(彤宫,彤殿,彤廷。汉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彤车(朱漆车);彤弓(朱漆弓);彤矢(朱漆箭);彤闱(朱漆宫门)〈形〉 赤色 麻冕彤裳。——《书·顾命》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又如:彤丹(朱漆);彤芝盖(朱伞);彤彤(通红貌);彤珠(烧红的铁丸)〈名〉 彤管(笔)的简称 书笏珥彤,纪言事于仙室。——《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周代国名 。在今陕西省华县境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散布很远的香气:~香。如兰之~。
2.喻长存的英名:垂~千祀。
3.助词,作用同“样”:宁~(这样,如此)。宁~儿(原意是“这样的儿子”,后用以赞美孩子或子弟)。
〈形〉 (形声。从香,殸声。殸,籀文“磬”( qìng)。本义:芳香,散布很远的香气) 同本义 馨,香之远闻者也。——《说文》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国语·周语》丹木五岁五味乃馨成。——《山海经·西山经》尔酒既清,尔淆既馨。——《诗·大雅·凫鷖》。毛传:“馨,香之远闻也。”惟吾德馨。——唐· 刘禹锡《陋室铭》 又如:馨烈(芳香浓烈);馨逸(香气洋溢;芳香远播) 比喻声誉流芳后世 化盛隆周,垂馨千祀。——《晋书》 又如:馨烈(比喻流芳的事业);馨德(芳馨久传的美德和教化)引申为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书·君陈》〈助〉 有赞美的意思。后来多“宁馨”(如此,这样) 连用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 又如:宁馨儿 ...查看更详细介绍
〈形〉 (形声。从香,殸声。殸,籀文“磬”( qìng)。本义:芳香,散布很远的香气) 同本义 馨,香之远闻者也。——《说文》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国语·周语》丹木五岁五味乃馨成。——《山海经·西山经》尔酒既清,尔淆既馨。——《诗·大雅·凫鷖》。毛传:“馨,香之远闻也。”惟吾德馨。——唐· 刘禹锡《陋室铭》 又如:馨烈(芳香浓烈);馨逸(香气洋溢;芳香远播) 比喻声誉流芳后世 化盛隆周,垂馨千祀。——《晋书》 又如:馨烈(比喻流芳的事业);馨德(芳馨久传的美德和教化)引申为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书·君陈》〈助〉 有赞美的意思。后来多“宁馨”(如此,这样) 连用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 又如:宁馨儿 ...查看更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