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1.温和;~清(a.清平;b.指上天)。~如清风。
2.恭敬:严肃:肃~。静~。
3.古同“默”,沉默。
4.古代宗庙次序,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
5.姓。
〈名〉 (形声。本义:禾名) 同本义 穆,禾也。——《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穆者也。” 古时宗庙制度,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参见“昭穆” 辩庙祧之昭穆。——《周礼·小宗伯》。注:“父曰昭,子曰穆。” 代指右边 只见贾府人分了昭穆,排班立定。——《红楼梦》 又如:昭穆(左边和右边) 姓〈形〉 恭敬 于穆清庙。——《诗·周颂·清庙》穆穆皇皇。——《诗·大雅·假乐》我其为王穆卜。——《书·金滕》。传:“敬也。” 又如:肃穆(严肃恭敬);静穆(安静庄严);穆穆(端庄恭敬);穆穆纯纯(恭敬诚恳的样子) 壮美 穆穆文王。——《诗·大雅·文王》天子穆穆。——《礼记·曲礼》 又如:穆穆(端庄盛美的样子);穆行(美行);穆如(和美的样子);穆若(和美的样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形声。本义:禾名) 同本义 穆,禾也。——《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穆者也。” 古时宗庙制度,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参见“昭穆” 辩庙祧之昭穆。——《周礼·小宗伯》。注:“父曰昭,子曰穆。” 代指右边 只见贾府人分了昭穆,排班立定。——《红楼梦》 又如:昭穆(左边和右边) 姓〈形〉 恭敬 于穆清庙。——《诗·周颂·清庙》穆穆皇皇。——《诗·大雅·假乐》我其为王穆卜。——《书·金滕》。传:“敬也。” 又如:肃穆(严肃恭敬);静穆(安静庄严);穆穆(端庄恭敬);穆穆纯纯(恭敬诚恳的样子) 壮美 穆穆文王。——《诗·大雅·文王》天子穆穆。——《礼记·曲礼》 又如:穆穆(端庄盛美的样子);穆行(美行);穆如(和美的样子);穆若(和美的样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
2.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
3.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
4.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
5.漫无目标
〈名〉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古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古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 liáng ]
1.确定、计测东西的多少、长短、高低、深浅、远近等的器具:~具。~杯。~筒。~角器。
2.用计测器具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确定、计测:计~。测~。~度。~体温。
3.估计,揣测:估~。思~。打~。
1. 量 2. 量 3. 量 量 ——见“打量”( dǎliang);“掂量”( diāngliang) 另见 liáng;liàng量 〈名〉 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 又如: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数量;数目 。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 度量;器量 上(皇上)少有大量。——李延寿《南史》 又如: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 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又如: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 ...查看更详细介绍
1. 量 2. 量 3. 量 量 ——见“打量”( dǎliang);“掂量”( diāngliang) 另见 liáng;liàng量 〈名〉 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 又如: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数量;数目 。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 度量;器量 上(皇上)少有大量。——李延寿《南史》 又如: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 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又如: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 ...查看更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