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1.圈子,环绕:~围。~天。~转(zhuǎn)。~匝(a.环绕;b.周到)。
2.普遍、全面:~身。~延。~全。~游。
3.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岁。~年。~期。~星(十二年)。上~。
4.完备:~到。~密。~详。~正(端正)。~折(事情进行不顺利)。
5.给,接济:~济。
〈形〉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周,密也。——《说文》忠信为周。——《国语·鲁语》自周有终。——《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人不可不周。——《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其藏之也周。——《左传·昭公四年》辅周则国必强。——《孙子·谋政》责己也重以周。——唐· 韩愈《原毁》 又如:周悉(周密);计划不周;周谋(周密的谋划);周严(周密严谨);周谨(周密谨慎);周虑(周密考虑) 稠密;紧密 橐之而约则周也。——《周礼·考工记·函人》具车徒以受地必周。——《左传·襄公二十 ...查看更详细介绍
〈形〉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周,密也。——《说文》忠信为周。——《国语·鲁语》自周有终。——《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人不可不周。——《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其藏之也周。——《左传·昭公四年》辅周则国必强。——《孙子·谋政》责己也重以周。——唐· 韩愈《原毁》 又如:周悉(周密);计划不周;周谋(周密的谋划);周严(周密严谨);周谨(周密谨慎);周虑(周密考虑) 稠密;紧密 橐之而约则周也。——《周礼·考工记·函人》具车徒以受地必周。——《左传·襄公二十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 xiào ]
1.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园。~长。
2.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1. 校 2. 校 3. 校 4. 校 5. 校 6. 校 7. 校 8. 校 9. 校 10. 校 11. 校 12. 校 13. 校 14. 校 15. 校 16. 校 校 〈名〉 古代刑具。枷械的统称 校,木囚也。从木,交声。——《说文》屦校灭趾。——《易·噬嗑》。何校灭耳。注:“若今枷项也。”大校重牢,五木被体。——《新唐书》 栅栏 天子校猎。——《汉书·司马相如传》。注:“以木相贯穿,总为栏校,遮止禽兽而猎取之。” 又如:校猎(用木栏遮阻而猎取禽兽。校:木栏) 校样 。如:一校;二校 “校人”的省称。养马官 六厩成校。——《周礼·校人》校正属焉。——《左传·成公十八年》。注:“主马官。” 又如:校人(周礼官名。马官之长) 古代军营的一种建制。亦指“军营” 常护军傅校获王。——《汉书 ...查看更详细介绍
1. 校 2. 校 3. 校 4. 校 5. 校 6. 校 7. 校 8. 校 9. 校 10. 校 11. 校 12. 校 13. 校 14. 校 15. 校 16. 校 校 〈名〉 古代刑具。枷械的统称 校,木囚也。从木,交声。——《说文》屦校灭趾。——《易·噬嗑》。何校灭耳。注:“若今枷项也。”大校重牢,五木被体。——《新唐书》 栅栏 天子校猎。——《汉书·司马相如传》。注:“以木相贯穿,总为栏校,遮止禽兽而猎取之。” 又如:校猎(用木栏遮阻而猎取禽兽。校:木栏) 校样 。如:一校;二校 “校人”的省称。养马官 六厩成校。——《周礼·校人》校正属焉。——《左传·成公十八年》。注:“主马官。” 又如:校人(周礼官名。马官之长) 古代军营的一种建制。亦指“军营” 常护军傅校获王。——《汉书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 huá ]
1.美丽而有光彩的:~丽。~艳。~彩。~贵。~章。~表(亦称“桓表”)。~盖。
2.精英:精~。含英咀(jǔ)~。
3.开花:~而不实。春~秋实。
4.繁盛:繁~。荣~富贵。
1. 华 2. 华 3. 华 华 〈名〉 山名,华山 。在陕西省东部,北临渭河平原,属秦岭东段。华山又称太华山,古称“西岳”,海拔1997米,有壁立千仞之势。如:华嵩(华崧。华山与嵩山的并称。常用以比喻崇高或高大) 姓。如:华佗;华扁(古代名医华陀、扁鹊的并称) 另见 huā,huá华 〈形〉 华丽;光彩美丽 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华衣乘马。——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华扁(华丽的匾额);华彩(华美;光彩);华服(华丽的服装);华舆(华美的车辆或轿子);华筵(华美的筵席);华观(华丽的观阙,即宫门前的望楼);华毂(华丽的车) 豪华 况我大魏天王,个为华侈。——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称美之词。通 ...查看更详细介绍
1. 华 2. 华 3. 华 华 〈名〉 山名,华山 。在陕西省东部,北临渭河平原,属秦岭东段。华山又称太华山,古称“西岳”,海拔1997米,有壁立千仞之势。如:华嵩(华崧。华山与嵩山的并称。常用以比喻崇高或高大) 姓。如:华佗;华扁(古代名医华陀、扁鹊的并称) 另见 huā,huá华 〈形〉 华丽;光彩美丽 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华衣乘马。——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华扁(华丽的匾额);华彩(华美;光彩);华服(华丽的服装);华舆(华美的车辆或轿子);华筵(华美的筵席);华观(华丽的观阙,即宫门前的望楼);华毂(华丽的车) 豪华 况我大魏天王,个为华侈。——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称美之词。通 ...查看更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