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1.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2.阻塞(sè),堵塞(sè):~绝。~塞(sè)。~门谢客,防微~渐。
3.〔~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
4.姓:~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名〉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同本义 杜,甘棠也。——《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杜树大者插五枝。——《齐民要术》 姓〈动〉 堵塞 杜,塞也。——《小尔雅·广诂》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 又如: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杜隔(阻塞隔离);杜闭(堵塞,关闭);杜禁(堵塞) 关门,封闭 。杜乃护王。——《书·费誓》。注:“闭也。”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强公室,杜私门。——《史记·李斯列传》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汉书·王陵传》。 颜师古注:杜,塞也,闭塞其门也。塞隘杜津。——《汉书·叙传》 又如:杜口(闭口不说);杜门却扫(关闭大门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同本义 杜,甘棠也。——《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杜树大者插五枝。——《齐民要术》 姓〈动〉 堵塞 杜,塞也。——《小尔雅·广诂》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 又如: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杜隔(阻塞隔离);杜闭(堵塞,关闭);杜禁(堵塞) 关门,封闭 。杜乃护王。——《书·费誓》。注:“闭也。”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强公室,杜私门。——《史记·李斯列传》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汉书·王陵传》。 颜师古注:杜,塞也,闭塞其门也。塞隘杜津。——《汉书·叙传》 又如:杜口(闭口不说);杜门却扫(关闭大门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
2.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ㄩㄝˋ)。~药。
3.姓。
...查看更详细介绍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金钱和物资:~产。~富。~经。~贸。~东。~政。~务。~会(kuài)。
2.古同“才”(a.才能;才干。b.仅仅)。
3.古同“裁”,裁决。
〈名〉 (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财,人所宝也。——《说文》财,货也。——《广雅》以九赋敛财贿。——《周礼·太宰》。注:“泉谷也。”与其财用。——《周礼·职方式》。注:“帛谷货贿也。”先财而后礼。——《礼记·坊记》。注:“币帛也。”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礼记·聘义》。注:“谓璧琮享币也。”财之为言才也。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六书故》乘其财用之出入。——《周礼·天官·宰夫》暮而果大亡其财。——《韩非子·说难》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资财(资金与财物);生财;地财;浮财;洋财;邪财 财富;财产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史记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财,人所宝也。——《说文》财,货也。——《广雅》以九赋敛财贿。——《周礼·太宰》。注:“泉谷也。”与其财用。——《周礼·职方式》。注:“帛谷货贿也。”先财而后礼。——《礼记·坊记》。注:“币帛也。”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礼记·聘义》。注:“谓璧琮享币也。”财之为言才也。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六书故》乘其财用之出入。——《周礼·天官·宰夫》暮而果大亡其财。——《韩非子·说难》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资财(资金与财物);生财;地财;浮财;洋财;邪财 财富;财产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史记 ...查看更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