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
2.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
3.姓。
〈名〉 (形声。从韦,倝( gàn)声。从“韦”,取围绕,周匝之义。本义:井垣) 井上的木栏 韩,井垣 也。——《说文》 古国名 中国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在今山西省韩城县 战国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今山西省东部和河南省西北部 姓。如:韩彭(韩信、彭越。都是秦末汉初人,刘邦手下主要将领);韩岳(南宋名将韩世忠和岳飞的并称) 1897—1910年朝鲜的国名 ,1910年被日本吞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南半部称“大韩民国”,简称“韩国”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形声。从韦,倝( gàn)声。从“韦”,取围绕,周匝之义。本义:井垣) 井上的木栏 韩,井垣 也。——《说文》 古国名 中国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在今山西省韩城县 战国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今山西省东部和河南省西北部 姓。如:韩彭(韩信、彭越。都是秦末汉初人,刘邦手下主要将领);韩岳(南宋名将韩世忠和岳飞的并称) 1897—1910年朝鲜的国名 ,1910年被日本吞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南半部称“大韩民国”,简称“韩国”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
2.一切事物的效能:视~。生产~。控制~。
3.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学。作用~。保守~。
4.用极大的力量:尽~。~挫。~挽狂澜。
5.姓。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其行之以货力。——《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力农数耘。——《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邶风》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四肢无力;力人(力气很大的人);力尽神危(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力软筋麻(力尽筋疲 ...查看更详细介绍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其行之以货力。——《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力农数耘。——《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邶风》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四肢无力;力人(力气很大的人);力尽神危(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力软筋麻(力尽筋疲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 huá ]
1.美丽而有光彩的:~丽。~艳。~彩。~贵。~章。~表(亦称“桓表”)。~盖。
2.精英:精~。含英咀(jǔ)~。
3.开花:~而不实。春~秋实。
4.繁盛:繁~。荣~富贵。
1. 华 2. 华 3. 华 华 〈名〉 山名,华山 。在陕西省东部,北临渭河平原,属秦岭东段。华山又称太华山,古称“西岳”,海拔1997米,有壁立千仞之势。如:华嵩(华崧。华山与嵩山的并称。常用以比喻崇高或高大) 姓。如:华佗;华扁(古代名医华陀、扁鹊的并称) 另见 huā,huá华 〈形〉 华丽;光彩美丽 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华衣乘马。——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华扁(华丽的匾额);华彩(华美;光彩);华服(华丽的服装);华舆(华美的车辆或轿子);华筵(华美的筵席);华观(华丽的观阙,即宫门前的望楼);华毂(华丽的车) 豪华 况我大魏天王,个为华侈。——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称美之词。通 ...查看更详细介绍
1. 华 2. 华 3. 华 华 〈名〉 山名,华山 。在陕西省东部,北临渭河平原,属秦岭东段。华山又称太华山,古称“西岳”,海拔1997米,有壁立千仞之势。如:华嵩(华崧。华山与嵩山的并称。常用以比喻崇高或高大) 姓。如:华佗;华扁(古代名医华陀、扁鹊的并称) 另见 huā,huá华 〈形〉 华丽;光彩美丽 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华衣乘马。——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华扁(华丽的匾额);华彩(华美;光彩);华服(华丽的服装);华舆(华美的车辆或轿子);华筵(华美的筵席);华观(华丽的观阙,即宫门前的望楼);华毂(华丽的车) 豪华 况我大魏天王,个为华侈。——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称美之词。通 ...查看更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