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以某一专业为主的高校
详细解释:
犹学校。
唐 王建 《赠田将军》诗:“初从学院别先生,便领偏师得战名。”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学院诸生偕往,见石一截,黄色,用木牌标记曰‘万年松化石’。”
书房。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生归达一品意,返学院,神迷意夺,语减容沮。”
高等学校的一种,以某一专业教育为主。如工学院、音乐学院、师范学院等。
即学政。
《儒林外史》第三二回:“眼见得学院不日来考,又要寻少爷修理考棚。”
指学院衙门。
清 李渔 《怜香伴·冤褫》:“下官 汪仲襄 ,昨日学院下马,优劣文册,俱已亲投。”《老残游记》第二回:“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面已经坐的满满的了,只有中间七八张桌子还无人坐,桌子却都贴着‘抚院定’、‘学院定’等类红纸条儿。”参见“ 学政 ”。
释义:1.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
3.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4.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