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唐 柳宗元 《鞭贾》载,有富家子以五万钱购一鞭,谓以巨款购此鞭,为爱其色黄而有光泽,持以夸示与 柳 。
详细解释:
唐 柳宗元 《鞭贾》载,有富家子以五万钱购一鞭,谓以巨款购此鞭,为爱其色黄而有光泽,持以夸示与 柳 。
柳 命僮仆烧汤洗之,则鞭之色泽尽失,现出枯干苍白的本色。乃知“嚮之黄者梔也,泽者蜡也。”因曰:“今之梔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於朝,当其分则善。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於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后因以“梔貌蜡言”指伪饰的面貌与言辞。 清 钱谦益 《故福建建宁府推官嘉善柯君墓志铭》:“余以老民野史,叨载笔之任,愾叹于君臣父子间,庶几使世之梔貌蜡言、嚣肰相命者,知所以鏃厉而归厚也。”亦作“ 梔言蜡貌 ”。 清 钱谦益 《<诚意录>序》:“不诚之人……玉表而珉中,梔言而蜡貌,此其情伪不可以掩一室,其声光不可以袭终朝,而况宇宙之大、终古之远乎?”
释义:〔~子〕a.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白花,有浓香。果实卵形,可入药,亦可作黄色染料。有的地区亦称“水横枝”;b.这种植物的果实。
释义:1.面容:面~。容~。~相。以~取人。
2.外表的样子:礼~。~合神离。道~岸然。
3.外观:全~。
4.古书注解里表示状态、样子,如“飞貌”指飞的样子。
5.描绘,画像:“命工~妃于别殿”。
带貌名字:
释义:[ zhà ]
古代年终的一种祭祀名。
[ là ]
①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某些油质,具有可塑性,易熔化,不溶于水,如蜂蜡、白蜡、石蜡等。②蜡烛,用蜡或其他油脂制成的照明的东西,多为圆柱形,中心有捻,可以燃
带蜡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