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指高等学校
详细解释:
学问的府库。比喻学问渊博。
南朝 梁 沉约 《太常卿任昉墓志铭》:“心为学府,辞同锦肆。” 北周 宇文逌 《<庾信集>序》:“父 肩吾 ,散骑常侍中书令,文宗学府,智囊义窟,鸿名重誉,独步 江 南。”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灵臺万顷濬,学府九流深。”
与学问、学术有关的机构,如秘书省、国子监之类。后称学校为学府。现亦特指较著名或规模较大的高等学校。
《晋书·儒林传论》:“ 范平 等学府儒宗,誉隆望重,或质疑是属,或师范攸归,虽为未及古人,故亦一时之俊。” 唐 蒋防 《连州静福山廖先生碑》:“先生之官,词林学府之官矣。”
释义:1.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
3.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4.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