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下县。古代县分三等: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六万石以下为中县,三万石以下为下县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国都以外的城邑。
《春秋·庄公二十八年》“冬,筑 郿 ” 晋 杜预 注:“ 郿 , 鲁 下邑。” 孔颖达 疏:“国都为上,邑为下,故云 鲁 下邑。”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促装下邑,浪拽上京。” 宋 王安石 《与孟逸秘校手书》之一:“自京师奉别,于今已八九年……忽得书,乃知尚滞下邑,幸得会合,欢慰固无量。”
小地方;小县。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和羹未飪,宰兹下邑。”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伏荒炎之下邑,嗟名頽而位仆。” 清 姚鼐 《张仲絜时文序》:“﹝ 常熟 ﹞虽偏僻下邑,其士人多知乘时,或逾于都会广聚之区,习使之然也。”
释义:1.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2.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方面,方位:两~都同意。
4.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
5.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
6.
释义:1.城市,都城:城~。都~。
2.旧指县:~人(同乡的人)。~庠(明清时称县学)。~宰。
3.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
4.古同“悒”,愁闷不安。
释义:[ zhū ]
1.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2.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
3.姓。
[ shú ]
释义:1.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
2.高度:他身~一米八。
3.等级在上的:~级。~考。
4.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
5.声音响亮:引吭~歌。
6.敬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