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成串的珠子。
2.佛教徒的念珠。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佛教徒的念珠。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成串的珠子。
宋 张先 《江城子》词:“鏤牙歌板齿如犀,串珠齐。” 吉学霈 《洛阳桥上》:“有许多条象串珠一样的电灯,在树林中忽隐忽现的闪动着。”
佛教徒的念珠。
苗培时 《矿山烈火》:“我们笑了笑说:‘你们什么时候不是老虎带串珠啊?跟老虎打交道,防虎之心不能没有啊!’”
释义:1.多个同类东西连贯在一起:~讲。贯~。
2.连贯起来的东西:~珠。~铃。
3.错误地连接:~行(háng)。~味。~换。
4.互相勾通、勾结:~气。~供。~通一气。
5.由这里到那里走动:~乡。~门儿。
6.扮演戏剧角色:~演。客~。
7.量词,用于连贯
带串名字:肉串
释义:1.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蚌。~宝。~花。夜明~。~玑(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2.像珠子的东西:汗~。泪~。露~。
释义:[ féng ]
姓。
[ píng ]
1.古同“凭”,凭借,依靠。
2.马行速。
释义:1.立,设置,成立:~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国。~都(dū)。~党。~军。~交。~设。~功立业。
2.造,筑:~造。~筑。修~。新~。兴(xīng)~。筹~。
3.提出,倡议:~议。~策(出谋献策)。
4.指中国福建省:~兰。
5.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斗柄农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转指月份(亦称“月建”、“月尽”):大~(农历有三十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