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 唐 代朝省藏书的馆院。亦为文臣学士校书、修史的处所。 唐 韦述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台座徵人杰,书坊应国华。”
2.旧时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 五代 时书肆, 北宋 时书林、书堂, 南宋 时书棚以及 明 清 时书铺,皆泛称书坊。 宋 朱熹 《答胡季随书》:“误本之传,不但书坊而已, 黄州 印本亦多有。” 明 叶盛 《欧公撰范文正碑》:“若须全文,则书坊固有印本矣。”《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马二先生 上船,一直来到 断河头 ,问 文瀚楼 的书坊。”《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逛了书坊,买了不少书。”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旧时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 五代 时书肆, 北宋 时书林、书堂, 南宋 时书棚以及 明 清 时书铺,皆泛称书坊。 宋 朱熹 《答胡季随书》:“误本之传,不但书坊而已, 黄州 印本亦多有。” 明 叶盛 《欧公撰范文正碑》:“若须全文,则书坊固有印本矣。”《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马二先生 上船,一直来到 断河头 ,问 文瀚楼 的书坊。”《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逛了书坊,买了不少书。”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唐 代朝省藏书的馆院。亦为文臣学士校书、修史的处所。
唐 韦述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台座徵人杰,书坊应国华。”
旧时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
五代 时书肆, 北宋 时书林、书堂, 南宋 时书棚以及 明 清 时书铺,皆泛称书坊。 宋 朱熹 《答胡季随书》:“误本之传,不但书坊而已, 黄州 印本亦多有。” 明 叶盛 《欧公撰范文正碑》:“若须全文,则书坊固有印本矣。”《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马二先生 上船,一直来到 断河头 ,问 文瀚楼 的书坊。”《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逛了书坊,买了不少书。”
释义:1.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信:~信。~札。~简。~函。
3.文件:证~。说明~。
4.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
5.写文章:大~特~。罄竹难~。
6.字体:草~。隶~。楷~。
释义:[ fāng ]
1.里巷(多用于街巷的名称)。
2.街市,市中店铺:~间。街~(邻居)。
3.旧时标榜功德的建筑物:牌~。节义~。
[ fáng ]
释义:1.模子:铜~。铁~。
2.榜样:模~。典~。
3.一定界限:~围。~畴(a.类型;范围;b.概念性最高的基本概念,如“化合”、“分解”是化学的范畴;“矛盾”、“质”和“量”等是哲学的范畴)。规~。
4.限制:防~。
5.姓。
释义:1.植物吐穗开花,多指庄稼:~穗。~而不实(喻人很聪明,却未做出实际成绩)。苗而不~(喻人早死或虚有其表)。
2.特别优异的,亦指特别优异的人:~异。~才。优~。后起之~。
3.美丽而不俗气:~丽。~劲。~俊。~拔(秀丽而挺拔)。清~。~外慧中(外貌俊美,内心聪明)。
4.中国元明两代称贵族、官僚、富室子弟(称平民子弟为“郎”):不郎不~(喻不成材或没出息)。
5.茂盛: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