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即五敛子。
2.猕猴桃的别称。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猕猴桃的别称。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即五敛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五敛子》:“五歛子出 岭 南及 闽 中, 闽 人呼为阳桃。其大如拳,其包青黄润緑,形甚诡异。” 清 钱谦益 《寄严道彻太守》诗之一:“ 吴门 採药应相待,侯枣阳桃好共锄。”参见“ 五敛子 ”。
猕猴桃的别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猕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獮猴喜食,故有诸名, 闽 人呼为阳桃。”
释义:1.明亮。
2.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
3.指“太阳”:~光。~面。~历。向~。夕~。
4.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5.温暖:~春。
6.外
释义:1.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儿。~李(喻所教的学生)。~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形状像桃子的:棉~儿。
3.指核桃:~仁。~酥。
4.姓。
释义:1.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姓。
3.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释义:1.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弟(小弟)。~父(小叔叔)。
2.末了:~世。~春(春季末一月)。明~(明代末年)。~军(体育运动竞赛的第三名)。
3.一年的四分之一: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度。~风。
4.一段时间:~节。~候。~相(xiàng)(某个地区在某个季节的自然景象)。雨~。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