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诗·鲁颂》之,《駉》诗与《商颂》之《那》诗的并称。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诗·鲁颂》之,《駉》诗与《商颂》之《那》诗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或拟《清庙》,或范《駉》《那》。”
释义:[ nà ]
指较远的时间、地方或事物,与“这”相对:~里。~个。~样。~些。~时。~么。
[ nǎ ]
同“哪”(一)(中国大陆地区已不用)。
释义:1.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垢。~龈。~碜。~祭。
2.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子。
3.特指象牙:~雕。
4.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商。~行。
5.姓。
带牙名字:
释义:1.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岁,如“~~正富”;d.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e.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两性相求的欲望:~心。怀~。
3.生机:大地回~。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