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指 战国 赵 蔺相如 逼 秦王 击缶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指 战国 赵 蔺相如 逼 秦王 击缶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唐 马总 《意林·胡非子》:“登高陟危,鵠立四望,颜色不变,此陶缶之勇也。”
释义:[ yáo ]
[皋陶]传说中上古人名。
[ táo ]
①用黏土烧制的器物。②制造陶器:~铸|~冶(制陶器和炼金属,喻造就良好的品格、情操等)。③陶然,快乐的样子:~醉。④姓。
释义:1.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2.姓。
释义:1.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派。~团。~委。~员。~章。~阀。~风。~纪。
2.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羽。朋~。死~。
3.指亲族:父~。母~。妻~。
4.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