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奴仆;家奴
2.指甘心供人驱使、帮凶作恶的人
3.明清两代太监和清代满人、武官等对皇帝的自称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指甘心供人驱使、帮凶作恶的人
3.明清两代太监和清代满人、武官等对皇帝的自称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亦作“ 奴材 ”。詈词。有鄙薄轻视之意。
《晋书·刘元海载记》:“ 颖 不用吾言,逆自奔溃,真奴才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故 李特 至 劒阁 而嘆曰:‘ 刘氏 有如此地而面缚於人,岂不奴才也!’”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伊不赏父之都虞候,而惜母之阿嬭儿,非奴材而何?”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奴材》:“世之鄙人之不肖者为奴材。”《儒林外史》第二七回:“被他妈一顿臭駡道:‘倒运的奴才,没福气的奴才。’”
家奴;奴仆。
《红楼梦》第三二回:“这会子又叫我做,我成了你们奴才了。”《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咱们这个当奴才的,主子就是一层天,除了主子家的全得靠后。”
引申为奴性十足,甘心供人驱使、帮助作恶的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正排着低品走狗奴才队,都做了高节清风大英雄!” 续范亭 《威言》:“除了你们少数奴才走狗享乐舒服以外,试问那一个 中国 人神经不受刺激,不伤脑筋?”
明 清 两代宦官及 清 代旗籍文武官员对皇帝自称奴才, 清 代旗籍家庭的奴仆对主人亦自称奴才。
清 朝皇帝对旗籍官吏有时亦以奴才称之。
释义:1.阶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农~。~隶。~婢(男女奴仆)。~颜婢膝。~性。
2.像对待奴隶那样地:~役。~使。
3.使人甘受奴役地:~化。
带奴名字:亦奴
释义:1.能力:~能。口~。这人很有~干。
2.指某类人(含贬义):奴~。蠢~。
3.方,始:昨天~来。现在~懂得这个道理。
4.仅仅:~用了两元。来了~十天。
释义:[ wáng ]
1.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
3.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大:~父(祖父)。~母(祖母)。
释义:1.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花。~山。~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2.洗去,除去:报仇~恨。为国~耻。平反昭~。
3.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涕而顾晏子”。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