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 [decrepit;senile] 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也指潦倒不得志的样子交结惭时辈,龙钟似老翁。--李端《赠薛戴》老态龙钟
2. 另指湿漉漉的样子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 另指湿漉漉的样子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亦作“ 龙鐘 ”。身体衰老,行动不灵便者。
北齐 杜弼 《檄梁文》:“委慈母似脱屣,弃宠弟如遗芥,龙钟稚子,痛苦成行。”
衰老貌;年迈。
唐 沉佺期 《答魑魅代书寄家人》诗:“龙钟辞北闕,蹭蹬守南荒。” 宋 梅尧臣 《寄马御史》诗:“却顾旧埒老病马,尘沙歷尽空龙钟。”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此数十寒暑中,自孩提无知以迄乎龙钟待尽,其间或疾苦,或颠连,或忧愁,备人世诸苦恼而一身受之。”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二:“年老龙锺褴褛瘦弱的乞丐双手拱着等候基督教徒的慈悲。”
失意潦倒貌。
唐 李华 《卧疾舟中相里范二侍御先行赠别序》:“ 华 也潦倒龙钟,百疾丛体,衣无完帛,器无兼蔬。” 唐 白居易 《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澧上》诗:“莫问龙鐘恶官职,且听清脆好文篇。” 清 唐孙华 《哭座主玉峰尚书徐公》诗之二:“却恨龙钟无报答,敢因时忌讳门生。”
沾湿貌。
汉 蔡邕 《琴操·信立退怨歌》:“紫之乱朱,粉墨同兮;空山歔欷,涕龙钟兮。” 唐 岑参 《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 清 陈维崧 《采桑子·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获读纬云弟京邸春词》词之八:“年来怕作伤心句,双袖龙钟,左耳新聋,莫把箜篌唱懊儂。”《痛史》第十五回:“从此太皇太后得见了孙儿,却又失了媳妇,可怜一掬龙钟老泪,泣的没有乾时。”
行进艰难貌。
唐 苏颋 《早发方骞驿》诗:“传置远山蹊,龙钟蹴烂泥。”
指竹。
北周 庾信 《邛竹杖赋》:“霜风色古,露染斑深。每与龙钟之族,幽翳沉沉。” 唐 袁邕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阴崖竹》诗:“龙钟负烟雪,自有凌云心。” 清 曹寅 《移竹东轩和高竹窗学士来韵》:“稚子龙钟当户多,北堂曾种向南坡。”
见“ 龙钟 ”。
释义: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姓。
释义:1.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2.计时的器具:~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3.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头(小时,如“开了一个~~的会”)。
4.杯子。
5.集中,专一:~情(感情专注
释义:1.捕鸟的网:~网。
2.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
3.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散布:~列。
5.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
6.用罗筛东西:~面。
7.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
8.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同“脶”。
10.姓。
释义:1.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
2.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