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1.捕鸟的网:~网。
2.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
3.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散布:~列。
5.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
6.用罗筛东西:~面。
7.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
8.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同“脶”。
10.姓。
当代罗姓的人口已达1340多万,为全国前十八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罗姓人口由70万激增到1300余万,增长达19倍之多,罗姓后人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罗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贵州、湖北、广西、重庆,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8%的罗姓人口。四川居住了罗姓总人口的17%,为罗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云贵川渝、粤桂湘鄂闽赣两块高比率的罗姓区域。在近600年间,罗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南的迁移,向西、向南的移民成为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北河西走廊的流动。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 ...查看更详细介绍
当代罗姓的人口已达1340多万,为全国前十八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罗姓人口由70万激增到1300余万,增长达19倍之多,罗姓后人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罗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贵州、湖北、广西、重庆,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8%的罗姓人口。四川居住了罗姓总人口的17%,为罗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云贵川渝、粤桂湘鄂闽赣两块高比率的罗姓区域。在近600年间,罗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南的迁移,向西、向南的移民成为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北河西走廊的流动。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不干枯,湿燥适中:湿~。~泽。滋~。
2.加油或水使不干枯:~肠。~滑。浸~。
3.细腻光滑:光~。滑~。珠圆玉~。
4.使有光泽,修饰:~饰。~色。
5.利益:利~。分~。
6.以财物酬人:~笔
〈动〉 (形声。从水, 闰( rùn)声。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同本义 润,水曰润下。——《说文》润,渍也。——《广雅》润之以风雨。——《易·系辞》雨润万物。——《论衡·雷虚》温润而泽。——《礼记·聘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又如:润一润喉咙;润下(雨水下以滋润万物);润雨(受雨水滋润);润改(滋润涵养);润滋(滋润) 修饰,使有光彩 润,饰也。——《广雅》必待明圣润色。——《汉书·终军传》 又如:润屋(装饰房屋);润正(润色纠正);润笔之绢(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润改(润色修改) 使得到好处,扶助 泽加百姓,功润诸侯。——《汉书》〈形〉 潮湿 衣润费垆烟。——宋· 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 又如:润肺爽口 ...查看更详细介绍
〈动〉 (形声。从水, 闰( rùn)声。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同本义 润,水曰润下。——《说文》润,渍也。——《广雅》润之以风雨。——《易·系辞》雨润万物。——《论衡·雷虚》温润而泽。——《礼记·聘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又如:润一润喉咙;润下(雨水下以滋润万物);润雨(受雨水滋润);润改(滋润涵养);润滋(滋润) 修饰,使有光彩 润,饰也。——《广雅》必待明圣润色。——《汉书·终军传》 又如:润屋(装饰房屋);润正(润色纠正);润笔之绢(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润改(润色修改) 使得到好处,扶助 泽加百姓,功润诸侯。——《汉书》〈形〉 潮湿 衣润费垆烟。——宋· 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 又如:润肺爽口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有智慧:~人。~嗣(称别人子孙的敬辞)。~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学(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
2.聪明智慧的人:先~。
〈形〉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哲,知也。——《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喆。作悊哲,智也。——《尔雅》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哲夫成城,哲妇倾诚。——《诗·大雅·瞻卬》敷求哲人。——《书·伊训》或悊或谋。——《汉书·叙传》知人则哲,能官人。——《书·皋陶谟》 又如:哲士(聪明智慧、见识超常的人);哲子(贤明的人);哲艾(指明达的老人);哲母(贤明的母亲);哲匠(指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哲明(贤明的宰相、辅臣);哲夫(足智多谋的人);哲思(精深敏捷的思虑);哲妇(多谋虑的妇人);哲圣(才德超群的人)〈名〉 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书·大诰》 又如:先哲;哲人其萎(哲人萎,哲 ...查看更详细介绍
〈形〉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哲,知也。——《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喆。作悊哲,智也。——《尔雅》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哲夫成城,哲妇倾诚。——《诗·大雅·瞻卬》敷求哲人。——《书·伊训》或悊或谋。——《汉书·叙传》知人则哲,能官人。——《书·皋陶谟》 又如:哲士(聪明智慧、见识超常的人);哲子(贤明的人);哲艾(指明达的老人);哲母(贤明的母亲);哲匠(指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哲明(贤明的宰相、辅臣);哲夫(足智多谋的人);哲思(精深敏捷的思虑);哲妇(多谋虑的妇人);哲圣(才德超群的人)〈名〉 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书·大诰》 又如:先哲;哲人其萎(哲人萎,哲 ...查看更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