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1.捕鸟的网:~网。
2.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
3.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散布:~列。
5.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
6.用罗筛东西:~面。
7.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
8.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同“脶”。
10.姓。
当代罗姓的人口已达1340多万,为全国前十八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罗姓人口由70万激增到1300余万,增长达19倍之多,罗姓后人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罗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贵州、湖北、广西、重庆,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8%的罗姓人口。四川居住了罗姓总人口的17%,为罗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云贵川渝、粤桂湘鄂闽赣两块高比率的罗姓区域。在近600年间,罗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南的迁移,向西、向南的移民成为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北河西走廊的流动。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 ...查看更详细介绍
当代罗姓的人口已达1340多万,为全国前十八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罗姓人口由70万激增到1300余万,增长达19倍之多,罗姓后人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罗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贵州、湖北、广西、重庆,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8%的罗姓人口。四川居住了罗姓总人口的17%,为罗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云贵川渝、粤桂湘鄂闽赣两块高比率的罗姓区域。在近600年间,罗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南的迁移,向西、向南的移民成为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北河西走廊的流动。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1.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高气爽。
2.庄稼成熟的时期:麦~。
3.指一年:千~万代。
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5.姓。
〈形〉 悲愁 秋之为言愁也。——《礼记·乡饮酒义》 又如:秋士(愁士,不得意的士子) 奔腾的样子 。如:秋秋(飞舞、奔腾的样子) 喻容颜衰老 胡未灭,鬓先秋。——陆游《诉衷情》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李白《春日独酌》 又如: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秋眉(衰白眉毛);秋鬓(衰白的鬓发);秋颜(衰老的容颜) 在五行中属金,方位属西方,在乐为商,在色为白 。如:秋方(西方);秋官(传说中五官之一,属白云,掌五行之金);秋陆(指西方) 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时,秋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李白《古诗五十九首》 又如:秋容(指白海棠);秋鬓(苍白的鬓发);秋霜(喻白发);秋糯(雪白的糯米);秋练(洁白的丝绢) 秋主肃杀,古因称与律令刑狱有关 ...查看更详细介绍
〈形〉 悲愁 秋之为言愁也。——《礼记·乡饮酒义》 又如:秋士(愁士,不得意的士子) 奔腾的样子 。如:秋秋(飞舞、奔腾的样子) 喻容颜衰老 胡未灭,鬓先秋。——陆游《诉衷情》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李白《春日独酌》 又如: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秋眉(衰白眉毛);秋鬓(衰白的鬓发);秋颜(衰老的容颜) 在五行中属金,方位属西方,在乐为商,在色为白 。如:秋方(西方);秋官(传说中五官之一,属白云,掌五行之金);秋陆(指西方) 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时,秋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李白《古诗五十九首》 又如:秋容(指白海棠);秋鬓(苍白的鬓发);秋霜(喻白发);秋糯(雪白的糯米);秋练(洁白的丝绢) 秋主肃杀,古因称与律令刑狱有关 ...查看更详细介绍
释义:[ hóng ]
1.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3.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1. 红 红 〈形〉 (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象征革命、进步 。如:红区;红军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如:红人;红火;红角儿〈名〉 ...查看更详细介绍
1. 红 红 〈形〉 (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象征革命、进步 。如:红区;红军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如:红人;红火;红角儿〈名〉 ...查看更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