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用薜荔的藤制作的腰带。多指隐者的装束。
2.战国楚屈原《九歌·山鬼》:“被薜荔兮带女萝。”后因以“薜带”借指屈原。 详细解释:
2.战国楚屈原《九歌·山鬼》:“被薜荔兮带女萝。”后因以“薜带”借指屈原。 详细解释:
用薜荔的藤制作的腰带。多指隐者的装束。
唐 王绩 《游北山赋》:“荷衣薜带,藜杖葛巾;出芝田而计亩,入 桃源 而问津。” 唐 皮日休 《雨中游包山精舍》诗:“薜带轻束腰,荷笠低遮面。”
战国 楚 屈原 《九歌·山鬼》:“被薜荔兮带女萝。”后因以“薜带”借指 屈原 。
唐 李白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诗:“薜带何辞 楚 , 桃源 堪避 秦 。”
释义:1.古书上指当归。
2.〔~荔〕常绿灌木,茎蔓生,果实球形,可做淀粉,捣汁可做饮料。简称“薜”,如“~萝”。
3.古书上指野麻。
带薜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