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民间的各种疾苦。《北史·儒林传下·黎景熙》:“陛下爰发明詔,广求六瘼,同 禹 汤 之罪己,高 宋景 之守正,澍雨应时,年穀斯稔。”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六瘼》:“六瘼,即六事也。”此指六卿所掌各项政令范围内民之疾苦。参见“ 六事 ”。
详细解释:
民间的各种疾苦。
《北史·儒林传下·黎景熙》:“陛下爰发明詔,广求六瘼,同 禹 汤 之罪己,高 宋景 之守正,澍雨应时,年穀斯稔。”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六瘼》:“六瘼,即六事也。”此指六卿所掌各项政令范围内民之疾苦。参见“ 六事 ”。
释义:[ liù ]
1.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