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发出响声的箭
详细解释:
即鸣镝。古称嚆矢。射时发出响声的箭。
《水浒传》第十一回:“ 朱贵 把水亭上窗子开了,取出一张鹊画弓,搭上那一枝响箭,覷着对港败芦折苇里面射将去。”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弧矢》:“响箭则以寸木空中,锥眼为窍,矢过招风而飞鸣,即《庄子》所谓嚆矢也。”《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响箭过处,就有无数骑马的从林子里奔出来。”
释义:1.声音:~声。~箭。~马(旧称在路上抢劫财物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音~(a.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b.泛称收音、录音、扩音等设备)。
2.发出声音:钟~了。
3.声音高,声音大:~亮。~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4.回声:~应(yìng)。如~斯应(喻反应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