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又叫橡子,有的地方叫橡碗子,是栎树的果实。呈长圆形,内含淀粉和少量鞣酸。外壳可用来制烤胶
详细解释:
即橡栗。
《晋书·挚虞传》:“转入 南山 中,粮絶飢甚,拾橡实而食之。” 唐 张籍 《野老歌》:“岁暮锄犂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清 唐甄 《潜书·惰贫》:“﹝ 沉孟 ﹞煮橡实之冠以为色,登机而织。” 侯金镜 《漫游小五台·神游》:“妇女儿童摘花椒,拾橡实,捡榛子。”参见“ 橡栗 ”。
释义:1.〔~树〕即“栎(lì)树”。简称“橡”,如“~子”(橡树的果实)。
2.〔~胶树〕常绿乔木,枝细长,三个椭圆形小叶构成复叶,开白花,结球形蒴果。简称“橡”,如“~皮”。
带橡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