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谓大城足与国都相抗衡。《左传·桓公十八年》:“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 杜预 注:“都如国。” 王引之 《经义述闻·左传上》:“《閔公二年传》曰‘大都耦国’,即此所云‘耦国’也。”
2.对等之国。 宋 王禹偁 《拾简牍遗事》:“吾又闻 宋 郑 耦国也,今 宋 飢, 郑 亦饥矣,唯俭者能存之。” 详细解释:
2.对等之国。 宋 王禹偁 《拾简牍遗事》:“吾又闻 宋 郑 耦国也,今 宋 飢, 郑 亦饥矣,唯俭者能存之。” 详细解释:
谓大城足与国都相抗衡。
《左传·桓公十八年》:“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 杜预 注:“都如国。” 王引之 《经义述闻·左传上》:“《閔公二年传》曰‘大都耦国’,即此所云‘耦国’也。”
对等之国。
宋 王禹偁 《拾简牍遗事》:“吾又闻 宋 郑 耦国也,今 宋 飢, 郑 亦饥矣,唯俭者能存之。”
释义:1.两个人在一起耕地。
2.〔~合〕物理学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
3.同“偶”。
带耦名字:
释义:1.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
2.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ㄩㄝˋ)。~药。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