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古代未成年者或妇女所系的饰物。语本《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佩容臭”。 孔颖达 疏:“以缨佩之者,谓缨上有香物也。”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衣冠服用》:“香缨以五彩为之,妇参舅姑,先持香缨咨之。” 宋 周邦彦 《丁香结》词:“宝幄香缨,熏炉象尺,夜寒灯晕。”参阅 后蜀 马鉴 《续事始·拜帛》。
详细解释:
古代未成年者或妇女所系的饰物。语本《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佩容臭”。
孔颖达 疏:“以缨佩之者,谓缨上有香物也。”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衣冠服用》:“香缨以五彩为之,妇参舅姑,先持香缨咨之。” 宋 周邦彦 《丁香结》词:“宝幄香缨,熏炉象尺,夜寒灯晕。”参阅 后蜀 马鉴 《续事始·拜帛》。
释义:1.气味好闻,与“臭”相对:~味。~醇。芳~。清~。
2.舒服:睡得~。
3.味道好:这鱼做得真~。
4.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得很。
5.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麝~。灵猫~。龙涎~。檀~。沉~。
6.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闺。~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