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箕,名词作状语
详细解释:
一种轻慢、不拘礼节的坐的姿态。即随意张开两腿坐着,形似簸箕。
《庄子·至乐》:“ 庄子 妻死, 惠子 弔之, 庄子 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成玄英 疏:“箕踞者,垂两脚如簸箕形也。”《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高祖 箕踞駡。” 司马贞 索隐引 崔浩 曰:“屈膝坐,其形如箕。”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叶若谷》:“一老嫗自外至,手持钱篋,据胡床箕踞而坐,傍若无人。” 清 曹寅 《夜坐限萤字》:“吾人常不袜,箕踞已忘形。” 王统照 《沉船》:“那好说笑的 顾宝 ,却在草棚下面箕踞坐着吸那‘大富国’的纸烟。”
释义:1.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帚。
2.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dǒu)~。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姓。
带箕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