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杂乱丛生的草木。
2.引申为荒芜。 详细解释:
2.引申为荒芜。 详细解释:
杂乱丛生的草木。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披荒榛之蒙蘢,陟峭崿之峥嶸。” 唐 孟郊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诗:“品松位何高,翠宫没荒榛。” 清 顾炎武 《<金石文字记>序》:“登危峰,探窈壑,捫落石,履荒榛。”
引申为荒芜。
《旧唐书·哀帝纪》:“ 洛城 坊曲内,旧有朝臣诸司宅舍,经乱荒榛。”
释义:1.年成不好,收成不好:~年。灾~。防~。备~。
2.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芜。~地。开~。
3.废弃:~废。~疏。~置。业精于勤,~于嬉。
4.冷落偏僻:~村。~郊。~落(luò)(a.荒凉冷落;b.荒疏衰退)。~颓。
5.严重缺乏,不够用:煤~。
6.不实在的,不正确的:~信。~唐(a.浮夸,不实在;b.行为放荡。“唐”均读轻声)。
带荒名字: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