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树枝等编成的篱笆;石头、草皮等垒成的隔墙;泛指障碍物
详细解释:
幛子。上面题有文字或画有图画的整幅绸布。
唐 杜甫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丹青。”
用芦苇、秫秸等编成的或利用成行的树木做成的屏障。
宋 杨万里 《经和宁门外卖花市见菊》诗:“菊花障子更玲瓏,生採翡翠铺屏风。”《红楼梦》第四一回:“若不进花障子,再往西南上去,可够他绕会子好的了!”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灰砖高墙的下边,是柳树障子和水濠。”
释义:1.阻隔,遮挡:~蔽。~翳。~碍。故~。~眼法。一叶~目,不见泰山。
2.中国秦、汉两代边塞上作防御用的城堡:“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列亭,至庐朐”。
3.用作遮蔽、防卫的东西:屏~。
4.古同“幛”,画轴。
带障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