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贴在衬垫物上借以加固或供陈列;特指粘贴(如一张纸)在结实的材料上作为装订
详细解释:
亦作“ 裱背 ”。用纸或丝织品做衬托,来装潢字画书籍,或加以修补,使之美观耐久。凡裱褙必两层,书画等正面向外者,谓之裱;以无染素纸衬托其背者,称为褙。
《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王太尉 取污了绢来看时,完然一幅全身 吕洞宾 ……将这幅仙画送进入后宫,太后娘娘裱褙了,内府侍奉。” 明 阮大鋮 《燕子笺·误画》:“门掛招牌利市,家传裱背生涯。” 清 顾张思 《土风录·裱褙》:“装潢曰裱褙。”参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裱背十三科》。
释义:1.用纸或丝织物把书、画等衬托粘糊起来:装~。~褙。~贴。
2.用纸或其他材料糊屋子的墙壁或顶棚:~糊。
带裱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