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亦作“ 过諐 ”。过失;错误。
详细解释:
亦作“ 过諐 ”。过失;错误。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以为善为玷闕,以好学为过愆,相为鉤距,使不能进,从旁窥伺,使不获安。”《明史·许相卿传》:“未几,以给事中 李学曾 、 章侨 、主事 林应驄 皆言事夺俸,復上疏諫。指帝气骄志怠,甘蹈过諐。”《清史稿·后妃传·高宗那拉氏皇后》:“其后自获过愆,朕优容如故。”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语其功德,则民不能忘,数其过愆,恐淋漓之未尽。”
释义:[ guò ]
1.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2.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3.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4.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5.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
带过名字: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