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蜗行所分泌的黏液。
2.比喻无用有害的东西。 详细解释:
2.比喻无用有害的东西。 详细解释:
蜗行所分泌的黏液。
唐 杜牧 《华清宫》诗:“鸟啄摧寒木,蜗涎蠹画梁。” 宋 苏轼 《籍田》诗:“鱼沫依苹渚,蜗涎上綵楹。”
比喻无用有害的东西。
明 王世贞 《九友斋十歌》之九:“毋论爱者似鷄肋,在我亦足成蜗涎。”
释义:1.〔~牛〕软体动物,有螺旋形扁圆的硬壳,头部有两对触角。吃嫩叶,对农作物有害。某些种类可供食用。
2.〔~居〕喻窄小的住所。
3.〔~螺〕软体动物,壳如笋状,螺层长,壳顶尖,生活于湖池中。
4.〔~蠃〕软体动物,壳淡玳瑁色,壳口边缘略翻出,生活于湖溪中。亦称“螺蛳”。
5.(蝸)
带蜗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