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指 汉 代为官时应具备的资财数。訾,通“ 貲 ”。
详细解释:
指 汉 代为官时应具备的资财数。訾,通“ 貲 ”。
《汉书·景帝纪》:“今訾算十以上乃得宦,廉士算不必众。”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限訾十算乃得为吏。十算,十万也。” 王先谦 补注:“ 何焯 曰: 董仲舒 所谓选郎吏以富訾,指此訾算也。 司马相如 以訾算为郎。”
释义:[ zī ]
姓。
[ zǐ ]
说别人的坏话,诋毁(连—毁):不苟~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