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自抱谦逊态度
详细解释:
自我谦逊。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帝不纳。常自谦无德。”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自谦之与自贱也,似是而非。”《再生缘》第十四回:“千依百顺休骄傲,悦色和容要自谦。”
自足;心安理得。
《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朱熹 集注:“谦读为慊。慊,快也,足也……以自快足於己也。”
释义:1.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尊。~谦。~觉(jué)。~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2.从,由:~从。~古以来。
3.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4.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