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原指客居在别国、外乡的官僚,贵族,现指官僚、地主、资本家等流亡国外
详细解释:
古指失其领地而寄居他国的贵族。后凡流亡寄居他乡或别国的官僚、士绅等都称“寓公”。
《礼记·郊特牲》:“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继世。” 宋 范成大 《东山渡湖》诗:“吾生盖头乏片瓦,到处漂摇称寓公。” 茅盾 《子夜》八:“现在他做‘海上寓公’也不能吃死本钱。”
释义:1.原指寄居,后泛指居住:~公(古代指寄居他国的官僚贵族;后泛指失势寄居他乡的地主绅士等人)。~居。~所。~舍。~邸。
2.住的地方:公~。客~。
3.寄托:寄~。~目(过目)。~言(a.有所寄托的话;b.用来说明某个道理的小故事)。~意(语言文字中所寄托或暗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