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古时称替主人接引宾客和赞礼的人。
2.行婚礼时赞礼的人。
3.(儐,今读bīn)旧指婚礼中陪伴新郎的男子和陪伴新娘的女子。 详细解释:
2.行婚礼时赞礼的人。
3.(儐,今读bīn)旧指婚礼中陪伴新郎的男子和陪伴新娘的女子。 详细解释:
古时称替主人接引宾客和赞礼的人。
《穆天子传》卷六“内史宾侯北向而立,大哭九” 晋 郭璞 注:“﹝宾侯﹞,儐相。” 宋 苏辙 《齐州闵子祠堂记》:“堂成,具三献焉,籩豆有列,儐相有位。”《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 灵王 乃密传一令,精选国中长躯长髯,出色大汉十人,伟其衣冠,使习礼三日,命为儐相,然后接见 鲁侯 。”
行婚礼时赞礼的人。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吴门秀》:“及登兰省,遇 云阳公主 下降 刘都尉 ,百僚举为儐相。” 宋 陆游 《避暑漫抄》:“就礼之夕,儐相则有 清河 张仲素 、宗室 李程 。”《红楼梦》第九七回:“儐相请了新人出轿……儐相喝礼,拜子天地。”
(儐,今读bīn)旧指婚礼中陪伴新郎的男子和陪伴新娘的女子。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面前》五:“ 白华 在告诉 珊君 说:‘我已经同 密司王 说好了,她已经答应替你当傧相,可是她正在为衣服为难。’”
释义:[ xiāng ]
1.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符。~继。~间(jiàn)。~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
3.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