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雕刻琢磨。比喻创作上的着意推敲、反复修改。
详细解释:
雕刻琢磨。比喻创作上的着意推敲、反复修改。
宋 欧阳修 《试笔·郊岛诗穷》:“至於‘野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则春物融怡,人情和畅,又有言不能尽之意,兹亦精意刻琢之所得者耶?”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至於辞语刻琢精丽,殆锻炼而成者歟。” 明 刘基 《<吕周臣诗集>序》:“﹝ 吕周臣 ﹞篳门陋巷,为诗歌以自适,且不刻琢以求衒。”
释义:1.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舟求剑。
2.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
3.时间:此~。即~。顷~(极短时间)。时~。~不容缓。
4.形容程度极深:深~。~意。~骨(感受深切入骨)。~苦。
5.不厚道:~毒。~薄。尖~。苛~。
6.同“克”。
带刻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