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地名。 春秋 时属 楚 。在今 安徽省 亳县 东南。《左传·昭公六年》:“令尹 子荡 帅师伐 吴 ,师于 豫章 ,而次于 乾谿 。” 杜预 注:“ 乾谿 在 譙国 城父县 南, 楚 东竟。”
2.见“ 乾谿臺 ”。 详细解释:
2.见“ 乾谿臺 ”。 详细解释:
1.地名。 春秋 时属 楚 。在今 安徽省 亳县 东南。《左传·昭公六年》:“令尹 子荡 帅师伐 吴 ,师于 豫章 ,而次于 乾谿 。” 杜预 注:“ 乾谿 在 譙国 城父县 南, 楚 东竟。”2.见“ 乾谿臺 ”。
释义:[ qián ]
1.八卦之一,代表天:~坤(“坤”,代表地)。
2.旧时称男性的:~造。~宅。
[ gān ]
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