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亦作“埽盪”。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
2.泛指彻底清除。
3.见“埽荡”。 详细解释:
2.泛指彻底清除。
3.见“埽荡”。 详细解释:
亦作“ 埽盪 ”。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
北魏 高允 《徵士颂》:“王龚徂征,戎军屡驾;埽盪游氛,克剪妖霸。”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待孤家领兵前去,埽荡鲸鯢。”
泛指彻底清除。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只有其中的一本《蕗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扫荡 上海滩 上的‘艺术家’……而印的。” 鲁迅 《南腔北调集·<唐宋传奇集>序例》:“埽荡烟埃,斥伪返本。”
见“ 埽荡 ”。
释义:[ sào ]
1.治河时用来护堤堵口的器材,用树枝、秫秸、石头等捆扎而成。
2.用秫秸修成的堤坝或护堤。
[ sǎo ]
古同“扫”,打扫。
带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