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通明。
详细解释:
通明。
唐 孙頠 《幻异志·胡媚儿》:“怀中出一琉璃瓶子,可受半升,表里烘明,如不隔物。” 唐 吴融 《红叶》诗:“露染霜乾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释义:1.用火或蒸气使身体暖和或使物体变热、干燥:~箱。~手。~干(gān)。~烤。~焙。
2.烧。
3.衬托,渲染:~衬。~托。~染。~云托月(喻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
释义:1.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清楚:~白。~显。~晰。~了。~确。~朗。
3.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
4.公开,不隐蔽:~说。~讲。~处。
5.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