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因己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
详细解释:
对自己或别人的坏处感到羞耻厌恶。
《孟子·公孙丑上》:“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朱熹 集注:“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于此有耻,则羞恶之心自在。”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五五:“但从好的方面看,可以说是多少尚有一些羞恶之心。”
释义:1.感到耻辱:~耻。~辱。~恶。
2.难为情,害臊:害~。~惭。~臊(sào)。~愧。含~。~赧(因害臊而红了脸的样子)。~怯。~涩。
3.使难为情:~人。你别~我。
4.进献:“~玉芝以疗饥”。
5.同“馐”。
带羞名字:翔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