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古书上指檀香
详细解释:
即檀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以旃檀木为薪。” 唐 王维 《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焚香不俟于旃檀,散花奚取于优鉢。” 元 汤式 《天香引·题舜江寺》曲:“风荡幢旛,烟散旃檀。地僻尘稀,天上人间。”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檀香》:“ 释氏 呼为旃檀,以为汤沐,犹言离垢也。 番 人讹为真檀。”参见“ 檀香 ”。
释义:1.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
2.同“毡”。
3.文言助词,相当于“之”或“之焉”:“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
带旃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