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
详细解释:
在国子监肄业者统称监生。初由学政考取,或由皇帝特许,后亦可由捐纳取得其名。
《新唐书·选举志上》:“ 元和 二年,置 东都 监生一百员。”《红楼梦》第十三回:“ 贾蓉 不过是黌门监生,灵幡上写时不好看。”《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我这座国子监衙门,管着天下十七省龙蛇混杂的监生。” 鲁迅 《彷徨·祝福》:“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释义:[ jiān ]
1.督察:~察。~控。~测。~护。~考。~听。
2.牢,狱:~狱。~押。~禁。坐~。
[ jiàn ]
1.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宦官,阄人)。国子~。钦天~(掌管天文历法的
带监名字: